
晏磊
- 职务职称:教授,博士生导师
- 研究领域:高分辨率成像与遥感定标,偏振与无人机仿生遥感,时空信息控制理论与仿生导航
- 办公地址:北京大学遥感所
- 邮 编:100871
- 邮 箱:Lyan@pku.edu.cn
个人简历
人才培养
科学研究
教研成果
教育经历
起止年月 |
学校名称 |
所学专业 |
学历学位 |
197802-198201 |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|
航空电气工程 |
学士 |
198708-198902 |
海军工程大学 |
船舶电气工程 |
硕士 |
199102-199402 |
清华大学 |
精密仪器 |
博士 |
工作经历
起止年月 |
工作单位及行政职务/技术职务/职称 |
主要科研、技术工作 |
1974.11-1978.01 |
湖北黄冈路口公社五一大队/民兵排长,司务长/知识青年/ |
水稻无性培育试验,多种农机修理等 |
1982.02-1984.08 |
航空部 609 研究所电子与计算机室//助工/ |
航空电子技术研究,歼教 6 我国首次飞机电子控制传动系统研制并获奖 |
1984.09-1986.01 |
南京航空学院 |
研究生学位课学习 |
1986.02-1988.10 |
广西大学//助教/助教 |
电子技术课程主讲,光电探测科研工作,主持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1 项 |
1988.07-1997.12 |
武汉大江高技术应用研究所/副所长,主任工程师,总工/工程师,高级工程师,研究员 |
主持 4 项精密电子仪器仪表研制和产业化,获国家发明、实用新型专利各 1 项 |
1994.03-1995.12 |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//航空宇航技术博士后/副教授 |
主持国际 APS 智能相机研制,高精密静电陀螺悬浮控制理论研究,后出版各 1 部领域首部专著 |
1996.01-1997.11 |
北京大学遥感所//地理学博士后/高级工程师 |
中国首部 CMOS 数字相机研制,资源环境生态控制论研究,出版 1 部领域首部专著 |
1997.10-2000.04 |
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/中科院“百人计划”研究员/博士生导师/研究员 |
光电对抗副总设计师,提出七项原创技 和对地遥感-对天反卫星光学对偶映射模型,招收博士硕士 5 名机理突破 |
1998.03-至今 |
北京大学地空学院遥感所/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(2001-2020),学术委员会副主任(2021-)/遥感学科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/教授 |
主持创建北大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工科学科点、博士后流动站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,创立偏振矢量遥感体系并推广 |
2000.03-2017.08 |
贵州航空工业集团(贵飞公司)/特聘遥感副总师/博士后工作站主持教授/研究员 |
创建北大-贵航产学研基地、博士后工作站;培养博士后 7 名;实现工业无人机遥感首飞和体系化建设,获奖 6 项 |
2013.10- 至今 |
桂林航天工业学院/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,校理事会副理事长/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、主任(2019-)/教授 |
2018 年起广西人社厅唯一航空航天岗位特聘教授,建“一带一路”产学研基地和国际人才基地,成果获奖 2 项 |
专业及研究领域
所属专业 |
摄影测量与遥感 |
研究领域 |
高分辨率成像与遥感定标,偏振与无人机仿生遥感,时空信息控制理论与仿生导航 |
研究生课程 |
高级遥感数字图像处理、遥感测绘前沿研讨班、地球观测动态模型控制方法研讨班 |
承担项目
年度 |
项目类别 |
承担角色 |
项目名称 |
2017-2021 |
国家重大计划研发项目 |
主持人 |
面向遥感观测的任务规划与决策评估系统 |
2017-2021 |
国家重大计划研发项目 |
主持人 |
基于极坐标的空三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和硬件加速的临 场快速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|
2017-2021 |
国家重大计划研发项目 |
共同申请 |
大气边界层影响干沉降的过程与机制 |
2019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|
主持人 |
地球偏振光效应的高分辨率定量遥感观测研究 |
2018-2018 |
北京市外专局 |
主持人 |
高端外专项目(英国Leicester大学-罗斯福国家实验室偏振仪器与遥感反演应用团队) |
2017-2017 |
北京市教委 |
主持人 |
大时空数据与智慧城市 |
2017-2018 |
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金 |
主持人 |
|
2016-2019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主持人 |
克服光束发平差病态奇异性的极坐标模型方法探索 |
2017-2017 |
北京市外专局 |
主持人 |
高端外专项目 |
2014-2016 |
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|
主持人 |
基于光谱参量耦合的光谱定标机理及其精度评价方法研究 |
2012-2014 |
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|
主持人 |
基于云计算的仿生偏振导航模型研究与精度分析 |
2012-2015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|
主持人 |
内视场拼接相机的数字基高比模型与精度评价机理 |
2013-2017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|
参与人 |
遥感云图-电磁波-热红外对地震等重大地质灾害的预测机理 |
2015-2016 |
北京市协同创新研究院 |
主持人 |
极坐标体系下的新一代遥感高速成像处理系统 |
2012-2014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|
主持人 |
基于仿生复眼的遥感影像运动目标检测研究 |
2011-2014 |
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课题 |
主持人 |
智能传感器控制与传输模块开发 |
2011-2014 |
国家支撑计划项目课题 |
主持人 |
大规模航空遥感产业化综合应用示范 |
2010-2012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主持人 |
仿生偏振导航定向基理与实验验证研究 |
2009-2011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主持人 |
基于电光调制技术的偏振遥感V分量测量研究 |
2009-2011 |
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|
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2008-2012 |
国家 863 计划重点项目课题 |
主持人 |
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验证场技术研究 |
2008-2010 |
国家 863课题 |
主持人 |
水下地磁导航关键技术与原型系统研究 |
2006-2008 |
国家 863课题 |
主持人 |
基于超光谱重构的 CCD/CMOS 高光谱原型系统研制与比较研究 |
2006-2008 |
国家 863课题 |
主持人 |
新型大幅面两用航空摄影仪的关键技术研究 |
2005-2008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
主持人 |
遥感多角度偏振反射光谱分析理论及岩体密度探测机理研究 |
2005-2008 |
国家发改委 |
主持人 |
民用航空遥感无人机系统研制 |
2005-2008 |
985 二期项目 |
主持人 |
高空超高空遥感平台 |
2005-2007 |
中爱国际合作项目基金 |
主持人 |
面向智能交通的车载信息终端关键技术研 |
学术刊物
主要论著
学术及社会任职
学术成果
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: